转发《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片段:
现代人一般讲究的都是日日三餐,早一顿,中一顿,晚一顿,那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靠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这种方法八分靠运气,食物来源很不稳定,食物丰富的时候,一天能吃好几顿,要是运气不好食物匮乏,一天也吃不上一顿。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了,开始有了稳定的餐制,但是,早期的餐制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甲骨文中,里面就记载了商朝时的一日两餐制。
人们把一昼夜分成八个时段,分别是:旦、大食、大采、中日、昃(zè)、小食、小采、夕,其中呢,“旦”表示的是起床时间,“夕”是睡觉时间,而“大食”和“小食”,对应的就是吃饭的时间段。
有学者分析,大食的时间应该是上午八点,小?食的时间应该是下午四点,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古人的一日两餐。
后来,中国人又将这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划分为十二个时段,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也经常听到的“十二时辰计时法”了,这时候的古人依旧是一日两餐,时间跟之前也差不多,在上午7点到9点,还有下午的3点到5点。
这种从先秦时期形成的一日两餐的传统,一直到唐朝时才发生了变化。
唐朝时,一些士人和富裕阶层,在上下午两餐的中间,加了一顿点心,这就是午饭的雏形,不过普通民众依旧是一日两餐。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空前繁荣,有学者认为啊,一日三餐在宋朝应该是已经普及的,到底普没普及,我们今天的人说不太好,但可以肯定的是,比起之前普遍多了,再加上宋朝夜市发达,一些宋朝人晚上还可以吃夜宵,所以,他们说不定还会有一日四餐的情况出现呢。
读后感:
还是经济决定了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