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或杜牧小杜1.称汉杜延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梁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代律书,出乎小杜。”2.称唐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宋苏舜钦《霅上》诗:“小杜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小杜名。”
“小杜”是杜牧。《新唐书》卷一六六云:“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文集》。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小杜的咏史诗很著名,如:“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前一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岁月倏忽变幻,后一首感慨执政者的荒淫糊涂和世人的居安忘危,透过这些,我们看到小杜心底的悲凉。此外,小杜还有不少咏史诗也很出色,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讽刺天子的荒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感慨历史变化的难以把握等等,都表现着小杜透过历史对现实的关注。小杜抒情写景的七绝,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较为著名的有《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上面这几首诗可以看出,小杜的诗风既不像元白那样平易,也不像李贺那样雕琢,反倒于韩愈七绝诗那种较为流畅轻灵的一面,多有吸取。应当注意区分的是,晚唐诗僧贯休《杜侯行》所云“大杜小杜为殷霖”,大杜指杜悰,小杜指杜审权。
小杜指的是杜牧。一、《新唐书》卷一六六云:“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文集》。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二、小杜的咏史诗很著名,如:“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前一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岁月倏忽变幻,后一首感慨执政者的荒淫糊涂和世人的居安忘危,透过这些,我们看到小杜心底的悲凉。此外,小杜还有不少咏史诗也很出色,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讽刺天子的荒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感慨历史变化的难以把握等等,都表现着小杜透过历史对现实的关注。三、小杜抒情写景的七绝,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较为著名的有《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上面这几首诗可以看出,小杜的诗风既不像元白那样平易,也不像李贺那样雕琢,反倒于韩愈七绝诗那种较为流畅轻灵的一面,多有吸取。四、应当注意区分的是,晚唐诗僧贯休《杜侯行》所云“大杜小杜为殷霖”,大杜指杜悰,小杜指杜审权。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