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知识

孟母三迁的字词解释和译文

问题补充说明: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忍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为可以处吾子矣。”

字词解释:

1、舍:家。

2、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3、处子:安顿儿子。

4、乃:于是,他采就。

5、嬉:游戏,玩耍。

6、贾(gǔ)人:商贩。

7、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8、徙:迁移。

9、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10、徙居:搬家。

11、及:等到。

12、大儒:圣贤。

13、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4、揖:作揖。

15、遂:最后。

16、市:集市。

17、居:家。

18、卒:最终,终于。

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轲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玩的时候学做丧礼。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轲又学拿刀杀猪并叫卖。孟母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游戏的来自时候,就学习模仿学礼节,满意的孟母便定居下来。

原文

《孟母三迁》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景原组鲜意西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冲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的字词解释和译文

扩展资料:

对“孟母八曲城雨三迁”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孟母”360问答通过“两迁三地”,让孟子完成了三次学习成长的升级,在这中间“孟母”做了三次决定,两次迁居,一次定居,从而完成了自己对“孟子”最大的反冲帝老温工江益项还任务——改善“孟子”的学习环境。

在两次迁居前后,“孟子”的学习都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身边有什么就学什么,而且学什么就在做什么(杀猪叫卖),对于“孟子”自身来说,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最自然的状态,也是每个正常人通常都会有的状态。

所以在这整个事件中,“孟母”通过自己对“孟子”的观察,在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学习环境,“孟子”通过自己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在学自己能用到的叫重阳调伯别玉技能,两者分工明确,各自都做好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实现了“别人”眼中的“十全十美”,最终都是成功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是有个时间前提,那就是“孟子幼年”,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在强调时间的概念,一个对时间没有概念的人总会让自己过得很匆忙,以至于死的那天感觉还没活够。

强调“三迁”事件发生在“孟子幼年”,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个事实,“幼年的孟子”没有选择自己在哪居住的权利,没有决定学习环境的权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学”。

但随着“三迁”这件时间的结束,“孟子幼年”也就派刻全承封会变成“孟子成年”,毛安因相应的“孟母三迁”也就会自然的变成“孟子三迁”,在“孟子”不知如何使用自国类对送己“迁居”权利的那段时间,“孟母”的言行将是对“孟子”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在“孟母三迁”之后,“孟母”这个角色所要做的决定可能比“三迁”还要痛苦,也是体现一个母亲勇气与智慧的关键时裂感考乎斤电文春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母三迁(汉语成语)

上一篇 下自成蹊是什唱向烟洋倒集情善司效么意思
下一篇 衣柜柜门尺寸是多少啊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