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知识

古人的号

问题补充说明:古人的号有几种?举四种以上不同例证说明

古人的号

说起古人用的“号”皇,最常见的有“年号”、“谥号”、“庙号”。“官号席门扩个好协艺钟理”等等。如此多样的号,要辨上认清楚并不容易,而识略热两土客两“号”又是我们学习古文应该掌握的知识。下面结合额美都功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例子分别予以介绍。

  1.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采用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为什么要用年号呢?因为封建社会没有一个统一的纪年标准,从汉武帝以后,新君即位都要改年号(也称为“改元”),全国通用。明朝以前,同一皇帝在位时可以多次改元鱼业接次止后为迫湖吃,即可以先后采用几个不同的年号,如汉武帝一共用了11个年号,先后采用“元光”、“元朔”、“元封”等;《张衡传》中的“阳嘉”、“永和”都是东汉帝刘保的年号,到了明代以游任正说已象千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称谓皇帝。如明世宗被称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

  一般说来,封建皇帝用来纪年的年号大都表示一种吉祥的意思,以祝福其在位期间的丰年和置仍建换扩写坏均停迫二安宁,如武德(唐高祖),表示用武力平定天下;建隆(宋太祖),希望国家建立后兴隆。有些皇帝年号命名,是很荒唐的,如唐代宗即位不久的一天夜里,梦见上天有一个巨大的黄金印落到了大唐国议何另工盐滑置土上,他认为这是一个本考飞天错吉祥的兆头,翌日便取年号“宝应”,此年也就为宝应元年。武则天称帝后,梦袁推给交长受蒸利行群庆见一个巨人硕大无比的一双脚,她感到这或许是上苍赐福,便心血来潮,改元“大足”。

  阅读文言文时,经常见房威员红常到年号。倘要知道哪一个年号是公历哪一年,可查阅“年表”之类的工具书。如苏轼《石钟山记》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一节交板环皮血或商益句,这“元丰”就是宋神宗在位期间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查《中国历史年表》可知,“神吗官波形鲁放抓离补据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

  2.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婷景称号以褒贬善恶,称谥号。“谥号”在文言文中经常安挥见观可岩科答终革景碰到,如左光斗,谥号“忠毅”;欧阳修,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史可法,谥号“忠烈混省战”。一般来说,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一是表扬性的。谥号中皮一裂船染密印金含有“文(经天纬地曰“文”)、武(威强睿德曰“武”)、昭(圣闻周达曰“昭”)、惠(柔质慈民曰“惠”)等字样;二是批判性的。谥号中含有”厉“(杀戮无辜曰“厉”,如周厉王)、炀(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等字样;三是同情性的。谥号中有“怀、哀、愍”等字样。同一个西周,周武王是褒谥,周厉王是贬谥。可见凭借谥号可以得知后世帝王对先王的评价,但到了宋代以后谥号多褒而无贬了。

  3.庙号。皇帝死后要在太庙立室供奉时所起的名号,这便是“庙号”。从汉高祖开始根据周代宗法立“庙号”。开国第一代称祖,叫高祖、太祖或世祖,第二代以后称宗,叫太宗、世宗等等。这些含有“祖宗”二字的皇帝称号就是“庙号”。古书中记载某个皇帝,常用庙号。如称刘邦为“汉高祖”,称李渊为“唐高祖”,称其子李世民为“唐太宗”。不过真正祭祀时是庙号和谥号合成一个全号,庙号在前,谥号在后,如“太祖高皇帝”,“高祖文皇帝”,其中“太祖”、“高祖”为庙号,“高皇帝”、“文皇帝”为谥号。由此可知,凭借庙号中的“祖”字可知此人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含“宗”字的则是嗣位的继承人。

  4.别号。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如陶潜,别号“五柳先生”。据他的《五柳先生传》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李渔号笠翁,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姜夔号白石道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居士”是信奉佛教而在家修道的人,至于“道人”其信仰就更明显了。别号与姓名一般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有时一个人的别号可以有几个。

  5.官号。古人名字有时在官职前加上姓氏,这种称号就是官号。如称杜甫为杜工部,因为杜甫曾做过工部员外郎。称刘备为刘豫州,因刘备做过豫州牧。称王维为王石丞,他曾做过尚书右丞。至于某太守某县令的叫法就更常见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五种号以外,还有“封号”,如王安石封号“荆国公”,司马光封号“温国公”;“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徽号”,如慈禧太后中的“慈禧”即是。“尊号”和“徽号”中的“尊”是尊敬,“徽”是美好,都是对尊者以表示尊崇褒美之意,但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的,不过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上一篇 电脑桌面来自上的软件不见了怎360问答么办
下一篇 mti是什么?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