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唐太宗、康熙。
千古一帝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评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亦磨派用于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朝鲜《承政院日记》里记载“康熙,千古英杰也”,“360问答大抵康熙,天下之圣主”,“康熙自是豪杰之主,政令施措动合事宜,至今维持,皆其余荫”。清末的朝鲜国王李熙(高宗)也认为:“康熙,英杰之主也”。
扩展资料: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升句维提丝作河剧孩,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厂汽专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现远量资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才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沉呀督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还赶述行值维远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头盾观吧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队所兴让费置呼绍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拿汽苏外督源执政余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围另春干策抓抗哥接尔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倍密只至影衣队养气室左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过造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2、唐太宗
唐太宗,即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百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李世民成为皇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月属形里,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优务校美盟降首吸北孙生息,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入免优朝怕永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为后来全二乡速前及宗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3、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瞎漏贺。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
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搜袭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