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知识

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沿因是什么??

问题补充说明:案例D—003: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返回<< 一、案情 禹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厂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停产近一年,亏损250万元,濒临倒闭。1996年初,郑丙坤出任厂长。面对停水、停电、停工资的严重局面,郑丙坤认真分析了厂情,果断决策:治厂先从人事制度改革人手,把科室及分厂的管理人员减掉3/4,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形成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治厂队伍。郑丙坤还在全厂推行了“一厂多制”的经营方式:对生产主导产品的一、二分厂,采取“四统一”(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财务)的管理方法;对墙地砖分厂实行股份制改造;对特种耐火材料厂实行租赁承包。 改制后的企业像开足马力的列车急速运行,逐渐显示了规模跟不上市场的劣势,从而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有人主张贪大求洋,贷巨款上大项目;有人建议投资上千万元再建一条大规模的辊道窑生产线,显示一下新班子的政绩。郑丙坤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建议,果断决定将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的86米明焰煤烧隧道窑扒掉,建成98米隔焰煤烧隧道,并对一分厂的两条老窑进行了技术改造,结果仅花费不足200万元,便使其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目前该厂已形成年产80万件卫生瓷、20万平方米墙地砖、5 000吨特种耐火材料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1996年,国内生产厂家纷纷上高档卫生瓷,厂内外也有不少人建议郑丙坤赶上“潮流”。对此郑丙坤没有盲目决策,而是冷静地分析了行情,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认为中低档瓷的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一味上高档卫生瓷不符合国情。于是经过市场考察,该厂新上了20多个中低档卫生瓷产品。这些产品一投入市场便成了紧俏货。目前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已提高到60%以上。 与禹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河南省洁达陶瓷公司。20世 纪90年代初,该公司曾是全省建材行业三面红旗之一。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 大潮的冲击下,由于企业拍板盲目轻率,导致重大决策失误,使这家原本红红火 火的国有企业债台高筑。 1992年,由国家计委、省计经委批准,为该公司投资1 200万元建立大断面窑生产线。但该公司为赶市场潮流,不经论证就将其改建为辊道窑生产线,共投资1 700万元。由于该生产线建成时市场潮流已过,因此投产后公司一直亏损。在产销无望的情况下,公司只好重新投入1 000多万元再建大断面窑,这使公司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仅欠银行贷款就达3 000多万元。6年来该公司先后做出失误的重大经营决策6项,使国有资产损失数百万元。企业不仅将以前积累的数百万元自有资金流失得一干二净,而且成了一个“老大难”企业。禹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厂由衰变强和河南省洁达陶瓷公司由强变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 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谢谢各位呀

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沿因是什么??

先分析背景

案例一:首先管理者者成功的解决了企业组织内部的问题,给自己后续的政策施行铺好了道路(但是个人认为其一人多用的做法易造成责任不明),果断的抛弃了其收益不好的业务,这是他成功的前提。

案例二:公司管理者有可能不珍惜国有资产,这是体制问题

其实这道题考得是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风险控制

案例一中,管理者对市场分析准日织确,在进行设备改360问答造时注意成本控制

案例二的管理者则盲目冒进

一个企业的营销活动需要到位的市场分析作为依据

做项目时需要做可行性分析和风险控制

这是常识

上一篇 什么是PUR?
下一篇 朱锁锁扮演者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